荣格心理学入门(节选六)

作者:海蓝春心理工作室 浏览: 发布时间:10/11/08
三、心理值
心理值(psychic value)是荣格最重要的动力学概念之一.所谓心理值,是用来衡量分配给某一特殊心理要素的心理能的计量尺度.当很高的心理值被投入一种观念或情感时,也就意味着这种观念或情感拥有相当的力量以左右和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一个赋予美以很高的心理值的人,会投入大量精力致力于美的追求,他会用美的东西来装点他周围的环境,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旅游、喜欢美丽的动物、竭力同心灵高尚相貌美好的人交朋友,如果他有才能的话,他会致力于创作美的艺术品.而一个并不重视美的价值的人则根本不会做上述事情.他可能在审美享受上投入极少甚至根本不投入任何心理能量.与此同时,他可能赋予权力以很高的价值,并在可能使自己获得权力的活动中投入大量的心理能.
投入某一心理要素的心理能量值不可能绝对地测定,而只能相对的测定.我们可以拿一种心理值同另一种心理值进行衡量和比较,从而决定其相对程度.我们可反躬自问,究竟我更爱美还是更爱真理,更喜欢权力还是更喜欢知识,更热衷于财富还是更愿意交朋友,如此等等.更好的办法是我们不妨对自己或他人作一观察,看看我们自己或别人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分别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如果某人每周用于挣钱的时间达四十小时,而用于欣赏大自然之美的时间才一小时,也就不难判断出这两种活动分别具有的相对心理值.测定相对心理值的另一种方式,是让一个人在各种不同的事物中做出选择,注意他最后究竟选择什么.再一种办法就是在他通往某一目标的道路上设置障碍,并观察他在设法克服这些障碍的过程中能够坚持多久.一个在某一目标上只投入了极少能量的人将很快地放弃克服这些障碍的努力.通过对自己的梦所作的记录,一个人可以相当准确地发现自己的心理值集中的方向.如果他的梦大多与性有关而极少与极力有关的话,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在他那里性比权力有更高的心理值.
人的精神作为一个动力系统是在不断地做出判断和评价,也就是说,不同量的心理能被分配到不同的心理活动中去.被分配给不同心理活动的心理能,在量上是随时发生变化的.今天我们可能以大量的精力准备功课以应付考试,明天我们可能会以大量的精力用于打网球或骑马.任何一个人,他的心理值的比例都不会永远保持一种恒定的模式.
用来测定心理值相对强度的观察方法,只能用来说明自觉意识所具有的心理值,并不能说明存在于无意识中的心理值.如果某一意识活动的心理值突然消逝不知去向,而又没有相应地出现另一种意识活动,那么根据系统内能量守恒的设想,这一失去了的心理值肯定是跑到了无意识之中.而既然对无意识领域不能作直接的观察,那么为了确定无意识中的心理值,也就有必要采用一些辅助的方法,方法之一就是测定某一情结的聚合力.
正像我们在第二章中说过的那样,情结由一个居中的或核心的心理要素所组成,围绕着这一心理因素而聚集着一大批次要的联想.这些联想的数量,即是测定这一情结的聚合力或吸引力的尺度.聚合力越大,这一情结所拥有的心理力或心理值就越大.例如,如果某人具有做一个"铁腕人物"(strong leader)的情结,那么这一情结的核心,即统治他人的需要,就会把许多相关的经验和联想聚集拢来.这一聚集起来的心理丛将包括像英雄崇拜,以名人自居,承担别人不愿承担的责任,做出使别人认可和赞同的决定,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在一切可能的场合发表自己的看法,竭力获得别人的尊敬与羡慕等等.每一新的经验都要被这一领袖情结所同化.荣格认为:"如果某一情结有比另一情结更强的同化力,这一情结也就拥有较高的心理值."
那么,用什么办法才能测定某一情结的聚合力所拥有的能量值呢?荣格建议采用三种方法:1、直接观察和分析推论;2、情结象征;3、情绪反应.
1.直接观察和分析推论
一种情结并不总是通过有意识的行为来展示其特征.它可以通过梦的形式来显现,也可以通过伪装的形式来显现.因此有必要注意搜集有关的旁证以便揭示其真实意义.分析推论的意义就在于此.例如,某人在与他人相处时可能显得非常卑微恭顺,但人们不久就注意到,这样一个人却似乎总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属于那种口头上说"不要为我操心",其结果却是让大家都来为他操心的人;或者他总是说:"要是不可能都去的话,那我就呆在家里你们去."其结果却是人人都极力让他去而把其他人留了下来;或者象这样一位母亲,她先是为了家庭而牺牲自己,接着就因为自己健康不好而受到家人的照顾和造就这些人以微妙的方式达到了控制别人(权力情结)的目的,而又可以不遭受任何批评指责,因为他(她)们总是那样富于自我谦让和自我牺牲精神.
一个人大喊大叫地对某一事物表示强烈反对时,很可能恰好隐藏着对这一事物的强烈兴趣.一个口头上说"我最讨厌背后说人闲话"的人,很可能自己正是最爱背后说人闲话的人.那些口头上说"我不计较报酬,我只是喜欢这工作"的人,很可能也正是首先抱怨薪水太低的人.分析心理学家懂得,不能完全听取那些表面上冠冕堂皇的话,而应该看见隐藏在背后的东西.
2.情结表征
任何行为的反常都可能标志着某种情结.例如有人可能会把一个他非常熟悉的人的名字叫错.当一个人错用母亲的名字来叫自己妻子的时候,这就是提示我们,他的母亲情结已经吞噬和同化了他的妻子.情结也可以表现为对某些非常熟悉的事情丧失记忆.被压抑的记忆因为同一种无意识情结有某些联系而沉没在无意识之中.此外,对于某种情境的过分夸张的情绪反应,也标志着这一情境与某种情结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
正像我们在前面讲过的那样,荣格运用语词联想的测验,试图在实验条件下,诱发出情结的表征.通过对某一语词的迟缓反应,根据这一反应的特点,就可以推算出某种情结在心理值上的强度.
荣格说,如果一个人出现过度补偿,这时候要发现其隐蔽的情结就比较困难.所谓过度补偿,是说一种核心情结,被另一种暂时拥有更高心理能量值的情结所掩盖.而这种情结之所以拥有更高的心理值,是因为这人故意把他的心理能从"真正的"情结转移到另一种"伪装的"情结上.例如,一个人因为自己缺乏男性气概而有一种自卑情结,为此他可能产生一种过度补偿,这种过度补偿表现为锻炼和展示自己强健的肌肉,夸耀自己的男子汉气质,吹嘘自己的性爱功夫,以及对任何在他看来显得女人气的东西表示反感.这个人属于那种因自己身上的女性气质而自卑,因此就对别人身上的女性气质非常敏感和过分指责的人.
过度补偿的另一种表现是:一个人因为有强烈的内疚情结而故意去犯罪.这种人总是渴望被人惩罚和逮捕,甚至为此而精心策划,以便最终能被逮捕并受到惩罚.这种惩罚的意义在于缓解他的内疚情结,至少是暂时地使他那种犯罪感得到缓和.这种情形常常发生在孩子们身上,他们故意做错事情惹大人生气,但真实的动机与其说出于好斗挑衅,不如说出于一种受惩罚的需要.
真正的情结一旦被确证,也就不难得以治愈.如果始终着眼于治疗那个"伪装的"情结,那当然不会有什么成效.
3.情绪反应
我们已经讲过,过分夸张的情绪反应往往标志着一种潜在的情结.荣格在实验的条件下研究过这些情绪的表现.结合语词联想的测验,他同时还作了脉搏变化的测验、呼吸波动的测验,以及由于情绪性出汗而造成的皮肤导电率改变的测验.当上述变化在给出一个词的同时被测出,这就表明这个词已经接触到某种情结.这时候,测试者就会用属于同一范畴的其它词来继续进行测验,看看是否也能唤起同样的情绪反应.
4.直觉
除了上面讲过的那些测试、实验、分析和观察,还有另外一种发现情结的方法.这是一种天生的和自发的能力.这种能力每个人都具备并用它来察觉别人身上发生的哪怕是最轻微的情绪变化和波动.这种能力就是直觉.直觉在某些人身上特别发达,而在另一些人身上则可能很不发达.我们同一个人的关系越亲密,对他的直觉也就越敏感越准确.两个人之间如果存在着一种紧张热烈的关系的话,那么,当其中一个人陷入某种情结,另一个人马上就可以发觉.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