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经常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你看我们家的这个东西,整天就知道调皮捣蛋,一点也不爱学习"、"我们家的这个孩子呀,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天生就是笨"等等诸如此类的话.也许父母说这些话的时候,可能还带有一种在别人面前"谦虚一把"的成份在内,但久而久之,这些话就会给孩子心灵上带来一种不可低估的伤害和危害.这其实是对孩子实施的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时间一长,孩子听得多了,也就会自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而且会认为这些"毛病"是天生的,现在再努力也不会有多大的收效.因而也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动力,而且这些话也会成为孩子不求上进的一种理由和借口.
大约在十年前,我发现我的一个亲戚就是这样说自己的孩子的.因为孩子做作业的速度相对来说比较慢,其实真正的原因主要是孩子做作业时没有抓紧时间,东张西望.但我的这个亲戚却告诉我说:"他反正也不是学习的料子,以后长大了,就让他跟他爸爸去学做木工吧."针对这一情况,我对这个亲戚说:"你要学会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而不应当像现在这样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
所谓积极的心理暗示,也就是经常直接或间接地夸奖孩子、表扬孩子、鼓励孩子,给孩子指明前进的方向和努力的希望,在孩子的心里形成一种"我能行"的信心和"我要行"的动力.
与消极的心理暗示相比,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孩子所产生的促进作用和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孩子在经常性的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下,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就能得到满足,他们就会敢于去做自己想做的事,2011春晚在线直播,也会去积极地开动脑筋做成想做的事.这样,不仅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积极心理,而且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也会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那么父母应当如何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呢?
一是学会对别人说"我孩子真行!"
父母带着孩子外出遇到熟人、在与熟人谈及孩子时,千万不能"谦虚",而是应当将孩子好的一面"骄傲地"展示给熟人.例如,你可以告诉熟人:"我家孩子最近又因为写字认真而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了"、"我家孩子很懂得孝敬老人"、"我家孩子很懂事"、"我家孩子很聪明的哟"等等.如果家里有客人来玩时,家长就可以拿出孩子的奖状或作品,"自豪"地向客人们展示孩子的"成就",并且夸奖孩子做得是如何如何的好.尽管这些话不是直接对孩子说的,但孩子听在耳里,记在心上.他们就会在父母的这种积极的暗示下,将父母的话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来作出进一步的努力.
二是学会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
现在各种比赛、竞赛都比较多,如英语竞赛、作文竞赛、书法比赛、绘画比赛等等.作为,要经常鼓励孩子参加这些比赛或竞赛.如果孩子因担心自己的水平"够不上"而不愿意参加时,父母就应当告诉孩子,参加竞赛的目的并不是获得什么奖项或取得什么名次,关键是"重在参与".如果孩子经常参与了这些比赛或竞赛,不仅在这方面的能力能得到提高,还能从其他参赛选手那儿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的参加,给孩子以一种"我一定能行"的心理暗示,并且通过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为孩子鼓起了勇气,调动了孩子在这方面更浓厚的兴趣.
当然,除了上述的比赛或竞赛外,父母也应当鼓励孩子或带着孩子参加其他一些有益的活动.
当然,我这里说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并不是说不要直接的鼓励、表扬、夸奖孩子.但是与直接的鼓励、表扬、夸奖孩子相比,积极的心理暗示的作用要大得多.这是因为,直接的鼓励、表扬、夸奖,有时候会被孩子看成是父母对自己的"奉承",他们会对些话在相信程度上打一些折扣.而积极的心理暗示则是父母通过对别人的谈话或让孩子实际参加各种有益活动这些形式间接地"承认"和"肯定"孩子的,所以,孩子对这些形式会更加容易接受.
因此,父母应当学会经常地给孩子以积极的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