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运动竞技体育中的运用
昆明体育训练基地运动医学诊所 李红彪编写
一、心理因素在运动竞技比赛中对胜负的作用
心理因素对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关键的时刻,赛场上比的湖要主要已不是技术,而是心理.看谁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有效的注意力、比谁有稳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意志拼搏到底!
心理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唯一因素.心理状态也不是孤立的,它与自身的技术战术实力和外界的各种变化的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实力是比赛信心的基础,适应能力是比赛取得胜利的 保证.充分的赛前准备和提高应对困难的心理定位水平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条件.
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构成竞技比赛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构成竞技状态的核心.而心理的能力的增强袄靠训练来获得,心理状态的保持要靠调节来维持.
二、奥运会上成功者的心理特点(竞技心理状态和心理技能的高度统一)
1. 目标定位准确,注意操作目标而非结果目标.将目标进一步的物化,而不是人化(就是完成多少的成绩,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而不是说我要战胜某某选手.)要立足于自身的发挥.
2. 心态超脱、心理定向明确.表现出一种"平常心"、精神适度的宽松、心情比较愉快、感觉比较清晰、动作放的较开.这样的心态四保证动作正确无误的前提.也能有助于运动员专注于有效的操作.因为好的结果源于好的过程.我们必须遵循"付出mm得到"的法则.
3. 心理准备充分,心理定位水平高.如举重运动员石智勇,赛前心理对策库能够想出16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每个问题有想出4到5个对策,仅仅开把的重量就有四套方案,刘春红也是把所有的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想到了,该想的都想到了,出现什么问题都不足为奇,运动员自己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到比赛时就不用多想了.这样微 保证了他们情绪的稳定性和自信心,也确保金牌的归属问题!
4. 思维的优化和净化程度较高.参加奥运会要有一种积极振奋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来源于积极的思维.许多成功的运动员都有体会.比赛时没有想那么多,也没有想过失败了会怎样?
5. 意志顽强超越自我、勇闯极限.比赛的关键时候就是靠强大的精神力顶住压力和困难,竞技体育比的就是这种压倒一切的霸气.唐九红能够在局面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奋力举起难以想象的重量,靠的就是这种敢于拼搏的气势,他们当时没有想到自己的伤病,而是为了祖国,死也要死在举重台上.
6. 良好的心态来致于强大的心理技能.他们的表现和平时练就的坚强性格和勇于承受压力、敢于克服困难的心理技能有关.
三、奥运会上失利者的心理分析
1、 压力太大的问题.几乎所有失常者都谈到心理压力太大,过度紧张hh如何调整自我心态怎样面对压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 首先,参加奥运会都会有压力,赛场风云变幻也都会产生压力,但有的运动员能顶住巨大的压力,而有人却顶不住,这就说明运动员处理压力的能力不同,其实但金牌凡具有竞技性质的活动都会有压力,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是真正优秀运动员必备的心理技能,应当在日常加强训练,让运动员伴着压力成长.
3、 其次,有许多不应该有的压力是自身造成的,如过重的金牌情结、过高的期望水平、过于看重成绩的后果和外界的评价,以及消极思维和缺乏完成任务的新鲜等,都是造成过大压力的根源.
第三,压力往往并不都是坏事,压力对于挑战者来说能变成前进的鞭策力,许多优秀的运动员都能体验到,有压力才有激情、有压力才能充分调动,正确处理压力就能变压力为动力.所以,培养运动员应对压力、处理压力的能力是不容忽视的训练目标和内容.
第四、关于指标带来的压力问题.指标做为大家努力奋斗的方向是应该提的.但指标的高低要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同时由上至下的指标应当在运动队这一层加以转化,让运动员明白只要完成操作任务才是实现目标的唯一途径,强化可操作的目标在赛前尤其重要.
2、心理调节不到位.有些队开局不利,这时主要是让运动员淡化失利、强化成功(也可以回想自己过去的成功的经历),尽快从失败的阴影走出来,这就需要及时有效的心理调节.
3、角色的定位偏离,心理准备不足,盲目乐观.许多世界头号种子选手往往考虑结果和荣誉过多,容易过高估计自己,对比赛形势的严峻和对手的实力里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从而冲谈了更多的努力和付出,比赛中总想保住冠军头衔,一旦对手发威就感到意外、乱了阵脚、不知所措.
4、想赢怕输的心理是导致心态失衡的最大心理障碍,也是造成过度紧张情绪的主要因素.担心失误实践上就是不情愿地为失误做了心理准备,所以,往往是越担心什么,越出现什么,越怕越紧张.心理调节的关键从克服l"怕"字入手,将怕变为"敢".即敢赢敢输才能摆脱胜负困扰、放开手脚发挥.
5、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和注意稳定性不强也是造成比赛失常的重要原因.而这些能力要靠平时的心理训练来获得与增强.临赛时的心理调节往往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或者说事倍功半.
二、心理学与运动员优越成绩的创造
1、 现代竞技体育上赛场的身心之战
体育飞速发展 竞赛日趋激烈
场上你争我夺 场下科技较量
技术精益求精 体能强中有强
心理对峙抗衡 影响最后成功
2、 竞技体育比赛取胜靠什么?
体能是根本mm基础
技术是核心mm有效行为
战术是武器mm得分手段
大脑是灵魂mm总指挥
3、 心理与比赛成功诸因素的结合
心理与体能(展现mm挖掘mm恢复)
心理与技术(艺高人胆大mm胆大艺更高)
心理与战术(反应mm思维mm决策mm行动)
心理与比赛(心理状态是技术与战术发挥的保证)
4、 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并运用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学科.
5、 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
①心理学现象就在我们身边,谁也无法回避;
②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可使我们更好地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③遵循心理现象的规律能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④学习心理学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⑤心理训练能增强心理承受力;
6、 心理学能够为运动员做什么?
心理的测量与诊断mm能力的评估和状态的监测;
心理咨询mm调节认知方式和调整情绪状态;
心理训练mm增强心理、提高心理承受力;
心理恢复mm消除心理疲劳,保持身心健康;
赛前心理准备mm达成良好的竞赛心理状态,为比赛发挥提供心理保障.
心理学的工作既要解决认识问题,还要解决能力问题.要知道还要做到.
7、 正确地认识心理学的作用,主动接受心理帮助和辅导.
8、 造就优越运动成绩的因素分析
① 关于目标的设定
② 关于比赛(训练)动机(欲望)
动机是发自内心的行为驱动力
强烈的求战欲望是比赛发挥的重要条件
动机来自内部的需要和外部的刺激两个方面.
确立高层次的需要,完善人生
③ 关于运动员的心理承担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包括:
适应力mm指适应各种环境和条件
抗挫折的能力mm让运动员遭遇挫折更坚强
包容力mm让运动员能够包容不如意的事和人
应激能力mm指及时有效处理突发事件
独立能力mm指自我激励、自我调整、自我决策等
如何培育心理承受力呢?
教育:目标教育;挫折教育
磨练:经历(困难和失败)
态度建设:积极、坚定、豁达
模拟训练:提高心理准备程度
优秀运动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几种主要的心理能力?
⑴意志力:(勇敢、顽强、坚韧、果断、自觉等)⑵敢于挑战(拼搏)的能力:(挑战自我、挑战困难、挑战对手)
⑶自信心和成功意识(坚信自己的能力,自强自胜的意识)
⑷情绪稳定性与自制力(面对对手的挑战保持沉着、冷静和自制)
⑸专项智力;(清晰的本体感觉、重量感、判断力等)
⑹坚韧性(耐受相对单调的训练内容和伤病捆扰等)
⑺注意力的之中集中与稳定能力;
⑻清醒的头脑;(对技术工作的要领和动作程序的清晰饿流畅)
⑼强大的心理承受力
⑽独立性(独立处理问题和作战的能力)
三、运动场上常见的心理障碍分析极其克服手段.
1、 过度再紧张情绪
1) 原因:
2) 情绪控制的途径:
2、 注意分散的分析
1) 原因:
2) 心理训练中的注意力的训练可以增强注意力,有助于达成最佳注意力的状态.
3) 最佳注意状态的条件是怎样的?
3、 赛前想赢怕输的心理问题
想赢〈怕输(矛盾的心理)
d
想赢又不怕输(平衡的心理)
d
想怎么赢又不怕输(最佳心理)
d
(注意力集中在操作的过程之中)
(拼搏竞争心理状态)
四、心理咨询与心理调节的手段和常见的方法介绍
1、 心理咨询和心理调节的手段简介
① 语言调节法:如谈话、词语暗示、幽默玩笑
② 情景调节法:转化环境、集体娱乐、游戏活动.
③ 行为调节法:宣泄、呼吸调节、活动、出汗、任务.
④ 表象思维调节:改变思维定向、思维方式或 思维内容等
⑤ 注意转移调节:改变注意指向、调整目标等
⑥ 音乐调节:选择不同治疗作用的音乐来调整
⑦ 身心按摩调节
⑧ 运用高科技的仪器来协助调节:如:MC2心理调节仪器、生物反馈调节仪、放松训练、模拟训练等
2、 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咨询方法
1) 自我谈话法(采用积极的正面的词语)
目的:通过自我谈话把脑子动起来,加强头脑的灵活性,克服固执和偏见,争取获得更多帮助的机会,有助于自身的进步和个性的不断完善.
2) 理智情绪控制法:
目的:运用合理的情绪疗法(ABC理论)来克服非理性的观念,从而改变不良的情绪状态.
3) 宣泄释放法:
目的:采取多种形式的方法来宣泄不良的情绪和内心压抑,达到不良情绪的摆脱和调节的作用.
4) 角色互换法:
目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时,角色的互换可以有效的化解某的矛盾,达到相互理解和改善情绪的作用.
5) 音乐调节法:
目的:听音乐可以调节人的心情,不同旋律的音乐对人的心理取到不同的作用.
6) 交往调节法:
目的:与朋友的交谈可以有效的宣泄不良的情绪和内心的压抑,达到调节情绪的作用.
7) 呼吸调节法:
目的:不同节律和方式的呼吸对情绪产生不同的影响.慢而深的呼吸有力于放松精神、镇静情绪,而有力且快的呼吸方式可以提高兴奋性的水平.
8) 注意转换调节法:
目的:有目的地转移注意指向,暂时离开紧张源.如:比赛前有趣的谈话,郁闷时一个开心的玩笑等.
9) 思维调节法:
目的:⑴优化思维:克服蹩脚的思维;诱发利导思维.变消极的思维方式为积极的思维方式
⑵净化思维:过滤掉那些不必要的、不现实、消极的思维内容和杂念,是思维简明、有序.有力于头脑的清醒.
⑶序化思维(立体思维):将要面对的许多需要考虑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按照轻重缓急或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分层次,集中精力去解决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利于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提高工作的办事效率.
10) 暗示调节法:
采取他人暗示或自我暗示.
采取积极的正面的、肯定式的词语:
如:
把"我担心......;我恐怕......"变为"我希望......,我能够......"
把"怎么办???"变为"好!就这么做!"
⑨ 11)运用高科技的仪器来协助调节:如:MC2心理调节仪器、生物反馈调节仪、放松训练、模拟训练等
五、重大比赛前的心理准备
(1) 运动员赛前心理表现的几个特点:
(2) 树立正确的比赛理念(最主要的是运动员个性化的可以操作的合理科学的目标设定)
(3) 运动员比赛成功的心理条件
强烈的成功动机(为追求目标而乐于奉献的精神)
强大的竞争能力(乐于、敢于、善于竞争)
富有成功的意识和信心(坚定的自信心)
高度的自我控制力(情绪、思维、行为等)
顽强的意志品质(抗疲劳、抗挫折、抗压力的能力)
灵敏的应变能力(表现在反应、思维、决策、行动方面)
良好的注意力(符合专项的需要的注意力)
高水平的运动的智力(专项智力)
(4) 怎样形成全面、适度、适时的比赛心理状态?
1、 正确地面对比赛前的紧张情绪
适度的紧张(清醒和在控制状态)有助于身心的动员,也可以说是一种兴奋的状态,有利于良好竞技状态的形成和比赛时技战术的发挥.
过度紧张(失控和混乱的状态)容易导致心理状态的破坏,而过度的松弛、一点也不紧张也不利于良好竞技状态的形成.
比赛发挥与焦虑水平的倒U的关系:
2、 竞赛情绪的调节与控制
[1]赛前情绪变化的特点:易变性、感染性、可控性、多元性
[2]影响情绪的因素分析极其对策:
[3]情绪控制的饿几个原则
可控性原则
(1) 认真分清影响因素的性质(可控制或不可控制)
(2)建立正确的心理控制点
积极性原则
*思维的积极转化
*肯定式的暗示语言
*核心目标原则
*双向调节原则
六、怎样强化比赛前的信心?
1、 关于自信心的内涵
2、 影响比赛自信的因素
如:*担心(失误、受伤、责任重大......)
* 疑心(不知道该怎么办?犹豫不决......)
*心中没底......(准备不充分)
*自我贬低(仅仅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对手的优势)
*消极的思维方式(考虑太多的失利后的结果)
*以往失误的经历所导致的心理阴影
3、 比赛信心的来源
实力mm取决于平时的训练基础和已经具备的实力
准备mm全面而充分的赛前准备工作
目标mm既适宜自己又被自己认可的比赛目标
信念mm积极的套度态度、积极的思维、积极的暗示和成功的表象等.
如何进行自信心的训练呢?
运动员自信心的训练是建立在平时的点点滴滴的训练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培育起来的.
运动员自信心的增强可以参考下面的步骤来进行训练:
七、运动员的心理疲劳和心理恢复
1、 心理疲劳的表现及危害:主要表现在精神状态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心理的的疲劳堆积不仅影响正常的训练与比赛任务的完成,而且,对身体健康和人际关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2、 心理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
3、 恢复是训练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主要的恢复手段有:
自然恢复法:良好的睡眠质量、积极的休息方式.
营养恢复法: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包括与运动项目相结合的食谱,进餐时间.科学合理的营养的运动补充剂)
物理恢复法:进行桑拿、水疗等
医疗恢复法:肌肉按摩、针灸治疗
心理恢复法:放松音乐、注意力的转移训练、生物反馈仪治疗.
4、 心理恢复的主要手段及其运用
1)神经放松(静养:静心、静躺、静听、静坐、闭目养神)
2)音乐放松:选择自己喜欢音乐与旋律悠扬、节奏缓慢的乐曲或歌曲进行放松.
3)放松训练法:词语、诱导、表象、意念、音乐结合在一起的诱导放松训练.
4)催眠放松法:采用适宜饿催眠术,以能够达到半催眠的状态为宜.
5)情感交流法:谈心、沟通、宣泄、寻求精神支柱、寻找心理的平衡点.
6)音乐活动、调节心情、忘却烦恼、远离紧张、让心情得以愉悦、让神经得已宽松.但要选择适当的娱乐方式内容与方式.
7)有益的健康的业余爱好(书法啊、绘画、学外语、吹拉弹唱等)充实自己的生活.
8)自我的头部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是自己的身心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