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认识间作(注1)稻
(1952年秋,8岁多)
我们这里种水稻,历来都是一年种两季。不过,那时晚稻大部分都是“?子”。
早稻经过第一次耘田,禾苗转青,分叉越来越多,禾行越来越密。到第二次耘田,妈妈叫哥哥一起去“??子”(注2)。我因为要读书,不能去,不知道?子怎么?。
夏收时节,我跟妈妈到大路下割稻子,看见了长在禾行中间的?子。原来“??子”就是把?子秧苗插在早稻禾苗之间的空格里。因为阳光露水都被早稻遮挡着,?子长得很柔弱,只比秧苗时稍微高一点,很不起眼,而且还有稻秆缠绕着。那时我想,像这样子也能有收成?
哪知道稻子割完没几天,妈妈就叫哥哥和我一起去“打禾头”。
我们扛着锄头来到大路下。到了田边,妈妈教我“?田陔”(注3),就是铲去田?内边的杂草。因为这种活不要费太大的劲,随后妈妈就让我专门“?田陔”,她和哥哥就专门“打禾头”。
“打禾头”,就是把早稻割完后剩下的根部除掉。“打禾头”的确费力气。一般要求一锄头就锄掉一丛稻根,田里有多少丛稻子,就有多少丛稻根,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快完成。如果要两锄头才锄掉一丛稻根,回家的诱惑电视剧全集高清,那就意味着时间要增加一倍。但是,往往稻子长得越好的,稻根也越发达,就越难做到一锄一丛。要保证一锄一丛,既要有力气,还要有技巧。妈妈是老手,哥哥正年轻,对他们来说,并不太难。“打禾头”还很费时间。锄掉稻根了,还要除掉缠绕在?子身上的稻秆,摘去?子本身的老叶,铲掉田里的杂草,跟稻根、泥浆搅拌在一起,让它们同时腐烂。
再过半个多月,妈妈又叫哥哥和我去大路下耘田、插粪。到了大路下田边一看,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不起眼的?子,已经变得郁郁葱葱,热风吹来,禾苗的新叶像嫩雉鸡尾一样冉冉飘动。我问妈妈禾苗为什么变得这么快,妈妈说:“?子不要很多肥,只要弄点浑水给它吃,就会长得好。打了禾头,吃了浑水,它就会转青。”
我们先耘田。下到田里,脚下“咕嘟咕嘟”直冒气泡。妈妈说,那是禾头、杂草腐烂时发出来的。我们每人手握一把六齿耙,在禾行里反复推拉,再绕?子禾苗转一圈,就把其间的杂草锄掉了。妈妈说:“这样不但能把杂草除掉,还给?子松了土,它的根能很快长起来,吃到浑水和肥料以后,禾苗就会越来越大,稻秆就会越长越粗。”妈妈还用了一句古话“耘田莫假,窿窿去一下”,告诉我们耘田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插粪的活,我已经干过,没什么稀奇的,不再多说。
耕田说易不易,说难不难。此后只有妈妈在“割田坎”和稻子吐穗扬花的时候来过两次,就等秋收了。
秋收时,我也去了。田里的水早已排干,打谷场就在田里。割稻子打谷子都比夏收方便快捷。稻草很长,谷穗也不短,但是一大堆的稻子,我揽起来也不觉得沉。妈妈总说今年的?子长得特别好,但是收到的谷子并没有早稻多。这也许就是?子的缺点吧。
?子谷是赤壳的,糙米是红皮的,新鲜米饭特别松软可口,很好吃,但是过夜之后会变得很硬,俗话说“翻生”。
我问过妈妈,为什么我们要种?子不“打翻禾”(注4)。妈妈说:“一来没有牛和犁铧家私,二来自己没有使牛的本领。都要请人,很不容易;不如种?子,一切都可以自己做。”
长大后,我慢慢明白,“??子”就是间作稻,实际上是单干户无奈的选择。
【注】1、间作:一茬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成行或成带(多行)间隔种植的方式。2、??子:读作xiēcǎngzi。?,原是把楔子、钉子等锤打到物体里面,这里指在禾行中间插入。?子,原是指稻田杂草,稗的变种,杆粗壮,穗直立,无芒,籽粒可作饲料。这里指晚稻的一种。3、?田陔:读作lātián'gāi。?,毁裂;使开裂。这里指铲除杂草。田陔,田埂。这里指田?内侧,吞噬星空小说最新章节。4、打翻禾,指连作稻。
20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