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界的三次堕落
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心理学界已经出现了三次堕落.这不仅是心理学家们的悲哀,更是西方心理学理论及实践的彻底失败.
心理学界的第一次堕落是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培训及职称考试.作为非常严肃,足以影响他人一生前途的职业,在西方要经过多达 8 年的培训,即使如此,西方心理学理论及治疗方法也只会对西方的部分白人中产阶级有效.对少数族裔,黑人的效果极差.但是中国心理学界为受金钱驱使,发出了大量的心理咨询师证书,不仅对咨客不负责任,而且绝大多数花钱拿了证书的人根本无法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他们不得不继续花钱参加各种西方心理流派、心理咨询方法的培训班,拿了一大堆培训证书,仍然发现自己不能做到有效的咨询.
第二次堕落发生在汶川大地震,看看有多少心理学家去了震区.很多人与其去做什么心理救助,倒不如说是沽名钓誉,在震区照几张照片炫耀.以至于地震灾区出现"三防":防震、防水、防心理医生.灾民的住房门口挂着"心理医生免进"的条幅.这些心理学家是把灾区当成了西方心理学理论的试验田,把灾民当成心理试验的小白鼠.遭致社会的极度反感.以至于在青海玉树地震时根本就没有心理学家什么事.
第三次堕落发生在台湾鸿海集团在大陆投资的富士康公司在深圳龙华厂区发生的青年职工连续自杀的事件中扮演的极不光彩的角色.
第一个心理学家说富士康的自杀率远低于卫生部颁布的全国自杀率.这种自杀率的比较毫无意义.首先是抽样群体不同,其次是工作性质不同,最后也是最危险的,关键在于其连续自杀!这意味着富士康存在着令人自杀的土壤和气氛.
第二个专家的感受是:"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抱怨 ( 唯一的抱怨是公司漏计了他的加班时间 ) ,心理状态基本还是不错的,他们也谈到了自杀者,认为那是他们自己的原因."如果这是普通人说的话还可以理解,心理学家说这种毫无专业素质的话则是悲剧.当一个人抱怨他的基本收入受到侵犯的时候,难道不是压力吗?至于说自杀是自杀者的事,更凸显专家的可笑,居然还引用出来.这位专家因为看到厂房有空调,就认为富士康不是血汗工厂.其实空调是为了产品装配质量,而非为了工人舒适.
第三个专家看到厂区内有大量快乐的青年员工,就认为自杀者是因为个人不适应工作环境,家庭和社会落差太大造成的.他的建议是让员工多参加社会活动.问题在于如果员工不加班,他们的收入就不到 800 元.加班是他们的必需的行为,甚至他们还央求管理者,主动要加班.如果加班,员工哪有时间参加什么社会活动?
这些专家们是在误导富士康.其实与其说是中国心理学界的堕落,倒不如说是西方心理学理论及方法的荒谬.由此可以推断,富士康要雇佣 1000 多名心理咨询师,如果这些心理咨询师学习的是西方的心理学理论,照样避免不了员工的自杀.也许还会加重员工的自杀现象.
现在的舆论似乎强调富士康遵循的是日本式的管理理念.其实是错误的,富士康遵循的是 1949 年之前国民党军队的管理方式.员工就是炮灰.国民党军队依靠抓壮丁补充大量开小差的士兵.富士康大量的员工流失,结果是新招来的员工素质越来越差.富士康付给员工的收入可能相对较高,但是这是员工牺牲自由,放弃尊严换来的.当有些员工不愿意失去自由,但是又缺乏独立性,不知道如何争取自由时,自杀对他们来说就是真正的解脱.富士康今后会面对越来越尖锐的矛盾,这不仅仅是心理救助,自杀热线的问题,更主要的是管理理念和方式的问题.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