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 (南京)中小学骨干班主任研修日志(九)
今天,我是主角 星期二晴
在15 号到 24 中考察时,班主任代表鲁正贞老师的报告《体验,是一座桥》从一次家长会的变革开始,讲述了"体验式团体教学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在我面前第一次揭开体验式教学的神秘面纱.但由于时间过紧,当时对于这种新生物只是惊鸿一瞥,但其魅力却足以使我们用急切的心情期待着今天的报告到来.
早上到会场时时间还早,和同屋小妹如往常一样在第一排中间占上座位便出去溜达,几分钟后回来却发现大家都在拉桌子,原来今天的会场需要将桌子全部摞起,凳子摆成大圈,人们团团而坐.如此不同的设计使我对今天的内容更为期待.
100个学员围成一个大圈,韦老师在中间"发号施令"
帮助助教们摆好桌子后韦志中老师上场,他要求我们团团而坐,开始讲解今天的主题??人.他告诉我们,人是物理场的一部分,任何一种动作心里甚至姿势都会对内容进行影响,所以,教育能否达到目标,就要看学生身体是否在当下,心理是否在当下.所以,一个好的教育者擅长创设好的学习条件、氛围,把握好学习的物理场,于是,教学最大化就与物理场相匹配.
看我们听得有些稀里糊涂,韦老师就要求我们合上笔记本,不要记录,在体验过程中用心感受自己心灵走过的声音.这,就是体验式教学法的开始.于是,下面的文字就是曾流淌在我心灵的音乐.
没合作好的小组被罚按照要求做动作
第一个环节是个小游戏,和传统的抢座位有些类似,不过这次是换座位,命令一出同类项老师即刻换位,找不到者表演节目.这个游戏要求人与人之间协作好,同类项之间迅速做出反应进行更换是最简单不被罚的保证.所以,此环节中人人高度紧张,周围人际关系把握很是重要.
如果说第一个体验只是开场白的话,第二个环节的体验就让我们身陷其中不能自拔.所以,今天我是主角,下面内容都是我的真实感受.
座位摆成飞机舱内形式,我们闭上眼睛跟着韦老师的语言进行体验.飞过城市飞过绿洲飞过大海,眼前一篇美景心里一阵舒服."这时,你眼前出现了最熟悉的景色、人物."随着韦老师的诉说我眼前出现了一幕幕生活场景,各种人物情节晃来又飞去,最后定格在桂林那次和老公孩子一起在船头玩笑的景色.我陡然明白,沧海桑田怎样变幻,他们一直是我的最爱.
正沉浸在美妙情景里,韦老师低沉着声音说:"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 …… 飞机十分钟后要坠毁,请给你的孩子写几句遗言."心里突地一沉,哗啦一声什么东西碎掉,真要离开我亲爱的孩子了吗?我给孩子说些什么?大脑一片空白,似有千言万语又好像只有几句要表达.拿着白纸,我郑重的写下几句最要说的话:"孩子,妈妈爱你,要幸福、快乐的生活,妈妈在天堂会保佑你的.??爱你的妈妈"在遗言背面,我留下自己的招聘书:"招聘能用心爱孩子,喜欢孩子,包容孩子,能帮助她平安快乐生活,倾听她喜怒哀乐,和她平等交流的父母.谢谢??一个母亲,张亚琴, 2010 年10 月19 日"写着写着,泪水就模糊了眼睛,心也疼得不得了.
现场一片唏嘘声,有几位女教师甚至抱头痛哭.
接下来韦老师请几位上去分享自己的故事,然后是小组交流分享.交流中大家都认识到自己心中对孩子的根本要求,没有人要求孩子好好学习的,没有人要求孩子考上大学的,没有人要求孩子必须怎样怎样的.所以对自己平时的行为也进行了反思,然后辐射到工作中,就是我们在干什么,我们能给孩子什么?我们所做的是孩子最需要的吗?我们考虑孩子的感受了吗?
这个活动初步让我感受到体验式教育的不同,将自己置身情境之中,感受到以前从未感受到的东西,倾听生命本质需求,达到最终目的.所以,我们在第三个环节的互动交流中就考虑是否也应用到我们的教育中,从这点上来说,韦老师已经成功了.
相对而坐轮换交流,其实人与人之间也没那么多鸿沟
体验还在进行.今天的主题是"人",人际关系如何?人们交流怎样?韦老师采用了两个活动.先是分两组坐下,第一组人不动第二组人轮换,不同的话题不同的人物,坐下就狂轰滥炸说,说完再换,这个环节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其实是无障碍的,只要你愿意.
下午的活动开场是"你在干什么?", A 做一个动作, B 问"你在干什么" A 要说一个自己没做的动作, B 听到后要做, C 问,依次类推.本来是一个挺有趣的活动,可问着问着就没意思了,因为大家都只会说运动生活这类很无趣的话题,用韦老师的话来说是"生活圈太狭隘了,连玩都不会了!"想想自己,除了家庭就是学校,除了学校还是家庭,社交圈子也都是教育界的,整个交流也都是教育内新闻,平常做的除了学校任务就是家务,真是连玩都不会了!
感触最深的一个活动是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嘴里嘟噜着"我要走了!"后边人拽着衣服嘟囔"不要走."前面的人走得义无反顾,后面的人拽得肝肠寸断.虽然只是游戏,可心理依然随着自己角色的变换有着不同的感受.当自己是要走的那个人时,走得决绝,但听到挽留时竟然一丝心痛;而自己是拽着的那个人时,看自己拽的人每向前迈一步,心就紧缩一下,痛苦就加了一分.这,就是体验的魅力吧!
今天,我是主角,整个在场的人都是主角.大家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唱一起跳,难过时可以和好友抱在一起,高兴时也是和印象好的抱着表达情意.嘿嘿,我还趁机抱了高谦民教授和她的女儿呢!当躯体紧挨,用力抱着时,心与心的交流畅通无阻,不需要语言,不需要动作,不需要承诺 ……
整个活动中,韦老师没有高深的理论灌输,没有形象的案例分析,只是让我们自己参与自己活动自己体验,来感受知识,让我感受到原来知识也可以这样传递.试想我们教育活动中,如果在需要时候用上体验式教育模式,那不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了吗?
为了以后教育中的使用,特查阅一些资料:
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模式的概念: 一次性面对许多人服务的不同的内容和形式的心理学体验式课程.让团体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在团体互动的过程中,呈现,体验,转换,整合,以达到能够以现实体验到当下情境,情境可以回归到体验现实,在体验式的互动中达到心理教育和心理预防的目的.
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模式的开展: 主要体现在团体导师带领全体成员,围绕一个或几个个体,进行故事讲述的过程.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呈现现象、评估目标、问题解决、心理康复.
在整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不知不觉中全部都变成了故事当事人,都在探索自我和排列自我中成长了.以至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收获最大的.
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模式的未来: 现代社会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在最普通的人际交往中和某些特殊的为人处事上,都需要个人自我风格的实现和经历,而因为体验式团体心理教育模式中的特殊性,可以充分展现出团体成员中现在,过去,未来已经具有,或者潜在具有,可能消失,或者即将消失的一些个性特色,使体验式不仅仅停留于字眼之中,可以让每个人能够更清楚更系统的了解自我和社会,达到自我成长的目的.
注:因为今天我是主角,所以照片留得很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dbc0730100m87r.html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点击查看详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About Sina SINA English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