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me在英语中是主题的意思,在影视作品中特指主题音乐,在欧美电视剧中Opening theme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片头.美剧的片头一般不会像亚洲的电视剧一样那么长,一般都比较简洁,但制作是很精美的.当然也有的剧集是没有Opening theme的,比如我们熟知的《迷失》、《英雄》、《外科医生格雷》、《盾牌》等,那就不在这片文章的回顾之列了.
追美剧是从2004年的《24小时》开始的,但最早接触的原版美剧还是《六人行》.虽然以前也陆陆续续在电视上看过一些美国电视剧,印象比较深的如《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神探亨特》、《豪门恩怨》等,还有一个当时觉得特牛的《特警4587》,不知道还有人记得不记得.
但是从《六人行》开始,知道看美国的电视剧要和看电影一样去看原版的,知道美国的电视剧是分季的,知道塑造一个在美国电视荧屏上霸占数年观众注意力的人物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
其实只要不带偏见心情放松地去看《六人行》,喜欢上这6个人以及他们周围的一切是件很容易的事.
美国人迷恋这六个人达10年之久,在我的恶补之下,2005年5月,几乎是和美国人同时迎来了《六人行》第10季的大结局.我完全可以想象当美国人在这部剧集曲终人散时的惆怅心情.当时有4500万观众观看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六人行》大结局,30秒插播广告开出的价格是200万.
其实这也应该是很多美剧迷的入门教程,只是结局过于伤感.随后,制作《六人行》的NBC电视网又推出了一部由《六人行》的一个人物发展出来的一部衍生剧集《乔伊》,无疑主角就是那个《六人行》中智商最低但超级可爱的龙套演员JOEY.
出于对《六人行》惯性式的留恋,我也追看了这部剧集.剧中JOEY在6个老友散伙后到了洛杉矶来继续自己的演艺事业,同样是在生活和工作中闹了很多的笑话.但是,当这部剧集到了第二季的时候,一下子感觉索然无味起来,重复的笑料和桥段,缺乏化学反应的人物关系让该剧变成了鸡肋.于是还没有等到一位老友要现身JOEY的传闻付诸实施,JOEY就被砍了.
应该说《六人行》及《威尔和格蕾丝》的结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结束,那是NBC的黄金年代,也是情景喜剧的黄金年代.现在的情景喜剧已经很难再掀起过去那样的收视狂潮了,而NBC也已经彻底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去年的《英雄》昙花一现地给人带来了惊喜,但今年迅速沉沦,包括新开播的剧集也都差强人意.
这是NBC的新剧集Journeyman的片头,这是一部一直没有被很多人看好的剧集,但支撑我一直看下去并对其抱有很大兴趣的,一方面是这个片头,无论是音乐、画面还是整体的气势都太棒了;另一方面是该片的主演KEVIN MCKIDD,从他出演《罗马》中的 Vorenus 开始,就喜欢上了这个风格硬朗的演员.
《罗马》是HBO与BBC合作出品的一部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的恢宏巨制,主要展现罗马历史上的三巨头凯撒、安东尼、屋大维的政治命运,但其采取的却是两名下级军官的视角(其中一名就是KEVIN MCKIDD扮演的Vorenus),这在剧作上不能不说是个冒险,但却大获成功,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堪称是一部经典的传世之作.尤其是其中所展现的残酷的政治斗争所带给人的震撼,相信会让所有看过的人过目不忘.
"
这是十分精彩的一个片头设计,通篇没有出现人物,用实景与动画相结合,真实而富有创意地勾勒出了当时的历史风貌.带有波斯风情的音乐很动听,同时也带有一丝诡秘的气息,很符合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的主题.这部剧集只拍摄了两季就结束了全部的故事,第二季只有短短的10集,这让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喜爱这部剧集的人都觉得意犹未尽.不知道一向喜欢制作历史题材的中国电视剧什么时候能达到这样的创作水准.
HBO是美国的一家收费的有线台,据说是个很贵族的台,因为费用实在是很高,他们所制作的剧集的水准也都是相当高的.但是他们真正独立制作电视剧集的历史很短,他们自己创意制作的第一部剧集是1997开播的OZ,国内一般都翻译为《监狱风云》,拍了6季,我看了5季(因为第6季找不到了),真的是一部很邪恶的剧集.
从这个片头里,可以看出这部剧集所聚焦的所有暗黑元素,暴力,凶杀,毒品,色情,同性恋hh所有的事件全都发生在这座名为OZ的监狱里,几条故事线索以令人窒息的速度齐头并进,看起来十分过瘾.这部剧集的主要监制是Barry Levinson,好莱坞很著名的导演兼制作人,最著名的作品有《雨人》、《巴格西》、《深海园疑》等.一班分集导演也都是才华横溢,很多现在已经在转战大银幕了.包括剧中的演员后来有很多都成了一线美剧演员,的确,像OZ里面那些性格极端或充满了命运逆转的角色,对所有的演员来说都是难得的历练.
相比起公共电视网来说,HBO这样的收费电视网的尺度开放了许多,如果按电影分级来说,上面说的《罗马》和OZ都应该是属于R级的.即使是制作家庭剧集,也带有浓郁的黑色的另类风格,比如著名的《六英尺下》和《黑道家族》.
这是我最喜欢的美剧片头之一了,从音乐到画面、剪辑都属上品.片名叫Six Feet Under,是指地面以下的六英尺,那是逝者入土为安的地方,剧中的这个家庭的家族产业就是殡仪馆.于是我们在片头里看到了一个人从撒手人寰到医院太平间、殡仪馆直到下葬的全部过程.每一集的开头都会有一个人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死去,然后关于这个人的身后事就与这个家庭的生活与工作产生了情节上的交集,于是故事便娓娓展开.这部剧集拍摄了六季,我也只完整地收看了第一季,但在美国的口碑极好,原因大概就是它太真实了,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寻常琐事和烦恼在死亡的阴影下熠熠生辉.
作为隶属于美国时代华纳传媒集团的HBO电视网,在节目制作上历来是一掷千金的,他们的剧集尽管不多,却是各种评奖礼上的常客,他们在剧本创意和拍摄质量把关上确实是精益求精的2003年HBO制作了一套6集的迷你剧集《天使在美国》,Angels in America是一部以同性恋和艾滋病为表现内容的作品,HBO请来了《毕业生》的导演Mike Nichols来执导,主演是Meryl Streep、Al Pacino、Emma Thompson,这即使是对于一部大成本的电影来说这个阵容也是够豪华的了.
当你看这样的片头的时候你能把它当作是一部电视剧吗?Thomas Newman天籁般的音乐配上美轮美奂的画面,我当时直接就想到了《阿甘正传》那脍炙人口的片头.这也应了HBO那句最著名的广告语:"这不是电视,这是HBO."这句话很婉转地将自己与一般的电视网区别开来了.同样,电视剧下南洋20集播放,看HBO的战争剧集《兄弟连》时,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是没法把它类同于一部普通的电视剧的.
这是斯皮尔伯格在完成了《拯救大兵瑞恩》之后的一部对自己的跟风之作,这部剧集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都为之震撼过,感动过.这个片头制作得很传统很中庸,无非就是剧中人物群像式的展示,但是相信如果熟知剧中人物命运的人看了以后会有一种心灵激荡的感觉.有人把这部作品当作是最好的反应人类战争的电视作品,其实我倒不这么觉得,我觉得《兄弟连》虽然在还原战争的残酷方面做得虽然很到位,但是它给人的心灵震撼远不及《美丽人生》这样的影片来得深刻,也许这纯属个人喜好问题了.
斯皮尔伯格所监制的电视作品大都是这样的迷你剧集,在我看过的斯氏剧集里,我最喜欢的是他为TNT电视网制作的西部史诗剧Into the West(《西部风云》).这套迷你剧集只有6集,每集一个半小时,全景式地展现了美国西部拓荒的历史风云.
这个片头的音乐很棒,与画面结合在一起有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片头画面上,除了人物和环境以外,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变化中的地图,地图在每一集的片头中都有变化,随着星条旗覆盖的代表美国的国土不断扩大,土著民印第安人的生存空间则在日益地减少.
这部剧是通过两个家庭在西部拓荒史上的命运变迁来展现历史的,一个白人家庭,一个印第安人家庭,看完这部剧集,你可以清楚地知道美国人为了开拓西部付出了多少代价,包括印第安人对白人是如何一点一点地从抗争到妥协最后走向屈服的.甚至其中还表现了在美淘金的华人群体的为西部开发做的贡献.在下面这段TNT专门为Into the West制作的预告片中也许可以了解得更多一点,之所以特别推荐这款预告片,是因为这是用的Sarah McLachlan演唱的World on Fire作的主题歌,好听至极.(可能缓冲有点慢,但没听过的一定要听哦!)
据说最近斯皮尔伯格将联手汤姆.汉克斯拍摄电视剧《太平洋》,投资达2亿美元,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电视剧.在美国,虽然电视剧的制作成本很高,但像斯皮尔伯格这样大手笔也还是少数,尤其是战争题材的剧集更是少见,美国人好像对战争题材的片子也不是太感兴趣,超级大乐透2011029期,不像中国,一打开电视一半是革命战争电视剧.所以美国的电视网收购战争题材的剧集也很小心,因为经常会错误地估计了形势.比如前年FX电视网的Over There,雄心勃勃地推出,最后只一季13集就草草收场了.
这首同名的主题歌是出现在Over There每集片尾,之所以破例地把片尾曲纳入进来,是因为这首歌实在是太好听了.其实这部剧集很像《兄弟连》,只不过是把战场从二战时的欧洲搬到了眼下的伊拉克,依旧是群像式的故事模式,一集一个独立的故事,反应战争对人心理和生活的摧残,但观众就是不买帐.我看到一半的时候也审美疲劳了,唯一吸引我的还就是这首百听不厌的主题歌.
FX是隶属于FOX的一家收费的有线台,目前的王牌剧集是《整容室》和《盾牌》.
这就是Nip/Tuck(《整容室》)的诡异片头,和前面提到的OZ一样,这也是一部散发着邪恶光芒的剧集.剧中主角是两个从大学时代就是好友的美容医生,他们共同开着一间整容医院,每天应付形形色色出于各种目的来改变自己身体的人,有的时候,他们的工作与病人的生活纠缠到了一起,于是就有个很多他们不愿意去面对而又不得不去面对的烦恼或麻烦.这是一部如果沉醉其中有可能会对人生绝望的片子,变态的人格,血淋淋的手术场面,故事很精彩,演员很出色,尺度也很大,但基调很黑暗,我很喜欢.
NBC下面也有一家收费的有线电视网是USA,那里面也经常有一些很出色的剧集出现,比如《法与制:犯罪动机》、《死亡地带》、《黑名单》等等.近几年USA风头最劲的一部剧集应该算是The 4400了.
这也是一部NBC近年来十分偏爱的有关超能力题材的剧集,与《英雄》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从制作上来说显得比《英雄》要简陋了不少,但是它剧集质量的稳定性要好于《英雄》,开播四年来没出现过什么大的滑坡,不像《英雄》,第二季刚开始收视率就开始跳水.关于4400的具体内容感兴趣的可以参见我以前的日志《他人的地狱》,这里要说的是同题材的《英雄》虽然在制作上更加精良,但在主题的深刻性和超能力世界观的构建上是弱于The 4400的.还有就是这个片头,这个主题歌太让我受用了,慵懒空灵的嗓音,质朴无华的歌词和画面,处处流露了让人迷醉的简约之美.
如果今年的罢工一直持续下去的话,NBC有可能将The 4400提到公共频道上来提前播出,就是说今年我们有可能不用等到明年的春夏季就能看到The 4400的第五季了.
NBC下属的另一家收费频道就是Sci-Fi科幻频道了,《星际之门》是他们久演不衰的经典剧集,但对于这一类硬科幻我的兴趣一向不是很大,包括最近的《太空堡垒》,这样的题材没有大的资金支持的话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包括ci-Fi平均每年都要独立拍摄的数十部原创科幻、魔幻、奇幻类电视电影,有很多是由于制作成本很低,大多数都很公式化,喜欢Sci-Fi作品的朋友拍砖力度请轻一点.但是这里面有一部作品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科幻剧集,那就是Taken(《劫持》).
这是我起码在两年前看的剧集,记得是有20集.从这个片头中大家可以先看到一个很熟悉的名字,没错,这又是一部由斯皮尔伯格一手包办的巨作,题材还是他十分迷恋的外星人题材,基本上可以说Taken是《第三类接触》的加长的电视版,时间的跨度很长,三个家庭的三代人,将美国的政界、军界全都扯了进来,对几十年来与外星人到访地球有关的奇异现象和传闻基本都有所涉猎,剧情十分紧张刺激,人物的命运很坎坷,而且这里没有那种戏剧化的剧情套路,你很难依据以前的观影经验来推测下一步的故事走向,过瘾啊!
总体来说,在收费频道中,NBC下属的USA和Sci-Fi还属于相对保守的,像维阿康姆电视集团下属的showtime电视网则要大胆得多,他们那里最著名的剧集是两部同性恋剧集,男同剧集《同志亦凡人》,女同剧集《拉字至上》,在美国都享有盛誉,但我一直对这样题材提不起兴趣来,都没有追看过.但是从去年开始播出的Dexter(《嗜血法医》)倒是我很感兴趣的犯罪题材.
其实这是一个很老套的题材,一个游走在法律的边缘的法医,对逃脱法律制裁的罪犯行使终极处罚,让我想起来我很早在电视上看过的一部名为《黑暗的公正》的美国电视剧("当正义女神蒙上了双眼",有印象吧?).
但是这个片头做得太赞了,虽然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男人早上起床后的一系列寻常的活动,我们所见到的血腥也就是拍死一只吸血的蚊子,还有刮胡子割伤皮肤这样的场面,但我们从这些压迫性的特写镜头中所感受到的,是弥漫出画面的嗜血变态主题,做片头的人太牛了!这部剧集也确实是以血腥为卖点的.
惭愧的是这部剧集我只看了半季,后面的没看进去,但根据目前对本剧的反响和评价,我准备找时间重拾Dexter.说起这样的罪案剧,谁也拍不过CBS,而CBS的罪案剧,谁也拍不过CSI.
CSI大家都太熟悉了,没必要说太多,单说片头吧,其实三部CSI的片头根据其内容风格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调子也是不一样的.
LV突出的是诡异,三部CSI中,这是在案件的离奇性和叙事的成熟度上做得最好的一部,theme中"who are you?"这最简单最直接的询问也成了CSI标志性的旋律.
而MIAMI的片头突出的是绚丽,这是CSI系列中镜头玩得最炫、色彩最饱满的一部,也最注重人物的刻画.theme的主题是we don't get fooled again(我们不能再被愚弄了),很有意思的宣言.下面看看MIAMI第一季的片头,里面有两个人已经作古了.
三个CSI系列中我最喜欢的是NY篇大气的片头,而更重要的是喜欢这首主题歌.CSI的主题歌都来自于一支差不多与Beatles同时期的名为The Who的英国摇滚乐队,而这首用于NY的Baba O'Riley是我最喜欢的一首,不仅是喜欢曲调,还喜欢它的歌词,很酷:
Out here in the fields
I fight for my meals
I get my back into my living
I don't need to fight
To prove I'm right
I don't need to be forgiven
懂英文的自己去品味吧,这歌词很简单,但很有味道,叛逆气息十足.关于The Who和他们的这首歌就可以写一篇文章了,下次专门写一下吧,这里就不多说了.喜欢复古摇滚的可以到http://www.mtvtop.net/html1/26807.htm来领略一下The Who的音乐,很棒.最新一季的NY重新做了片头,把歌词部分又减少了,但我还是喜欢最早的那一版片头,只为了The Who's Baba O'Riley.
其实CBS罪案剧的片头都是大同小异的,无非就是常规人物的工作场面配以不同剧集各自的内容和风格画面剪辑而成,《寻人密探组》就是寻人启事、城市街道,《犯罪心理》是美国历史上的连环杀手肖像,等等.比较喜欢的是Cold Case的片头,原因还是喜欢那首主题曲.这首主题曲用于片头时被缩减成了30秒,原曲有3分多钟,很棒的OST,风格变化很多,感兴趣的自己找一下吧,网上有下载的.
CBS除了罪案剧这一看家法宝以外,还有一个强项就是真人秀了,两大当家剧集就是《幸存者》和《急速前进》.
《幸存者》的音乐体系很庞大,配合不同的地域特点和情节场景都有不同的音乐主题出现,大家印象最深的还应该是Opening Theme的人声吟唱了.
这一次第15季的《幸存者》来到了中国,于是我们在片头中看到很多的中国元素.现在节目进程已经到了一多半了,原来的"飞龙"和"战虎"两个部落名称已经不复存在,合并为"黑大风"了(这帮美国人想的这名字可真够逊的!),片头中的很多人已经被淘汰回家,还有的已经成了陪审团成员,最后的决战即将打响了.
从第12季开始看Survivor,对于其中的机关技巧已经烂熟于心,但每次仍然会兴致盎然,这也就是这个节目的魅力吧,毕竟这其中的惊心动魄不是编剧编出来的.
与《幸存者》注重生存能力和技巧的角度不同,《急速前进》则更加讲究竞技性,速度代表着一切,因此看这个节目经常会让人紧张得透不过气来,有时也会因看到一对逆境中的选手最终完成任务而感到激动,眼窝浅的可能还会为他们落泪呢.
这是上一季的The Amazing race的片头,那是一个全明星季,即参赛的都是以前参加过这一节目的选手,也是我看过的最精彩的一季,其中有一对姐妹选手,姐姐是个侏儒(注意看就是片中第二对出现的选手),两人一路艰辛跌跌撞撞地闯到了最后一轮的决赛,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看她们第一次取得分站赛冠军的那一刻拥抱着在地上打滚的场面时,我还真是没止住我的眼泪呢.从片头的制作水准上看,The Amazing race比Survivor要逊色不少,选手摆的pose也比较傻,大概是美国人民看习惯了吧,CBS也一直没有去做什么改动,呵呵,这也是一种风格吧.
本来还有一些剧集的片头在这篇文章的计划之中,但觉得大多数人都很熟悉的也没必要我再在这里唠叨了,像《绝望主妇》、《越狱》什么的,最后就来两个喜剧的吧.
一个是我一直钟爱的ABC的Boston Legal,也许还有很多人没有领略过 Alan Shore和Danny Crane的迷人风采呢,还有来自Shirley Schmidt的熟女诱惑hh
优雅的James Spader,实在是太赞了!
最后是Everybody Hates Crhis,追了三年了,挺好的喜剧,可惜生在CW这个烂台,一直难出头.分享它还因为我一直在用这段theme做我的手机铃声,哈哈.
好了,在你看腻之前结束吧.
谨以此文献给美国编剧大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