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7月,西南心理科学研究所所长邓明昱研究员(左一)在四川成都市主持西南地区医学心理学研讨会暨研修班
心理学专业进修:第八讲 人格
(心理学教学督导邓博士的话: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教育培训部在"丁丁糖心理援助中心"开设的"心理学专业进修证书班"于2月12日开课了.课程共二十讲,很多朋友已参加了免费学习.为了使网友们了解学习内容,我们在这里陆续刊出每一讲的要点.讲义全文已刊登在我们的教学网站上,网址见博客首页.)
在古今中外名著中或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各具特色的人格差异.本讲将介绍人格差异表现特征及其类型.人格主要涉及了人们的心理差异现象,这种心理差异体现在认知风格、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等方面.关于人格差异的理论研究主要分为两大模式:人格特质模式与人格类型模式.这两种模式为人们剖析人格差异提供了分析的结构框架与思路.是什么因素造成的人格差异也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与发展的.人格差异可以通过不同的科学方法来测定,如自陈法、投射法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人格的基本概念与特性,了解人格的不同结构成分,掌握人
格的两个主要理论,了解各种人格差异,了解人格的测评方法,理解影响人格的重要因素.
本章重点:
1.人格的概念与特性
2.人格的结构
3.人格理论
4.人格的影响因素
本章难点:
1.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2.人格理论
3.认知方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人格性质
一、人格的界定
二、人格的结构
第二节 人格差异
一、认知方式差异
二、气质差异
三、性格差异
第三节 人格理论
一、人格特质说
二、人格类型说
第四节 人格成因
一、生物遗传因素
二、社会文化因素
三、家庭环境因素
四、早期童年经验
五、自然物理因素
第五节 人格测量
一、测验法
二、投射法
三、考核知识点
(一)人格的概念与特性气
(二)人格的结构
(三)人格特质说与人格类型说
(四)认知方式
(五)人格测量方法
(六)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四、考核要求
(一)人格概述
识记:人格、气质、性格、自我意识
领会:人格的特性,气质类型,气质与性格的区别,自我调控的三个系统
应用:如何看待人的气质差异
(二) 人格理论
识记:特质、个性特质、共性特质
领会:特质的种类,现代特质理论,类型的三种模式,特质说与类型说的关系.
应用:描述各种人格差异的特征
(三) 认知方式
识记:认知方式
领会:各种认知方式差异的特点
应用:在教育中如何发挥不同学生认知方式的优势
(四)人格测量
领会:人格测量的主要方法
(五)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领会: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应用:在教育中如何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
西南地区医学心理学研讨会合影(1991年7月,成都).西南心理科学研究所所长邓明昱研究员(右五)、中华医学会四川省分会会长何贵义教授(右六)、华西医科大学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朱昌明教授(右七)、泸州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李永宁教授(右八)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