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恋的心理学透视

作者:海蓝春心理工作室 浏览: 发布时间:10/11/14
导读:
在目前我国男多女少、小男多、小女少的情况下,全国人大代表、赤峰学院副院长郭丽虹副教授提出,必须将现行《婚姻法》规定的"最低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修改为男女相同或者女大于男,鼓励适婚男女以"姐弟恋"的模式组建美满的婚姻生活. 郭丽虹说,若建立"兄妹"式的家庭,则夫妻同时生存的时间会缩短,必然会有更多的老年女性寡居.如果能引导人们择偶时选择"姐弟恋",这种状况将会得到改善.此言一出,立刻引起国人的高度关注与激烈争论,本文尝试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姐弟恋的原因.
王菲与李亚鹏
瞿颖和张亚东
徐静蕾与韩寒
姐弟恋的心理学透视
王波中国有句老话,"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五赛过母". 时下掀起的姐弟恋(cradle snatcher)风潮,不仅仅反映在明星身上,现实生活中,我们普通人的身边都有很多 ."姐弟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背后有其深层的心理学原因.
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姐弟恋有一个"以谁为主,以谁为客"的问题.女性作为主体,往往是"母性"在起关键作用,表现为对他人的关爱,这是有生物学基础的.女性在新生命的孕育和哺乳过程中,把这种特征延伸到生活中,成为"姐弟恋"的心理学基础 .另外, 从女人的角度来看, "关怀强迫症"易于导致发生"姐弟恋"、"关怀强迫症"mmCo-dependency,原意是交互依赖,这里指"依赖别人对自己的依赖".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不断向别人提供关怀和帮助,从而使别人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当他的细致关怀被人依赖时,他会自我满足于这份成就与价值,满足由此获得的道德优越感,否则就会有强烈的自责和痛苦.当女人在心理上患有这种症状时,她们很容易转嫁这种关怀给比自己小的男人.
从另一方面来看, 在"姐弟恋"中,"大龄女"喜欢"小男生", 也是虚荣心在作祟, 喜欢男友的年轻英俊,在朋友面前觉得很很有面子.有的是希望找一个比自己年轻的男子,重温少女时代的浪漫感觉. 当今社会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使得今日的女性与昨日的女性很不一样,他们在恋爱上自主选择的余地很大,她们往往看重爱情本质的东西.
如果男性作为主体,大多是因为"恋母情结"的作用,或者说出现姐弟恋是男性"恋母情结"的泛化 . 恋母情结,又称俄底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在精神分析中指以本能冲动力为核心的一种欲望.通俗地讲是指男性的一种心理倾向,就是无论到什么年纪,都总是服从和依恋母亲,在心理上还没有断乳.恋母情结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最早发生的人际关系,长大以后的各种人际关系都不同程度地受恋母情结的影响.可以说,后来的各种人际关系都是恋母情结的变形. 比如 有的男人在儿童时期在外面受到欺负,他就要向母亲求助,他认为最安全的港湾就是母亲的臂膀.这样的男人成年了,在社会上受到挫折,他自然认为妻子和女朋友的臂膀就是他最安全的港湾.
男人在他们的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时,一个从生理、心理、个性全面成熟的女性最具备吸引男性的魅力.男人会感到比自己的女性更成熟、更有社会阅历,更为智慧地处理问题,这种类似于崇拜的感情极易转化为恋情.当今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男权至上、男性全面包容一切的传统定式已被打破,而男性在社会与家庭中所承受的心理负荷已接近临界点,所以从内心世界里渴望与已经具备一定生活阅历的女人共同承担各种压力.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姐弟恋中不少男性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依赖心理强.当然了,如果男人心理落差过大,过于儿童化, 就会形成"恋母情结"强迫症 ,这样需要去找心理医生咨询了.
(参考http://eladies.sina.com.cn/)
敬请关注后期相关文章:
如何帮助老公"断奶"
防止孩子的恋母或恋父情结
欢迎光临我的个人官方博客:http://www.taishanren.blog.sohu.com/
王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搜狐网健康频道 心理咨询师
搜狐网女人频道 情感咨询师
邮箱:wangbo162@163.com QQ: 549366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