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的心理学内涵

作者:海蓝春心理工作室 浏览: 发布时间:10/12/26
亮于2009年冬话说,现代人对于魔法的立场和看法并非都持"一棒子打死"的态度,也并非所有的科学家都对魔法持否定的观点,现代人类学家已经为魔法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作出了"平反".在各个学术领域中对于魔法作出最大支持的可能就是心理学了,尤其是我们老生常谈的瑞士心理学家mm卡尔. 荣格(1875-1961).
荣格所提出的共时性原理(Synchronicity)是指"发生在现实世界中的事件与我们脑中想到的事件恰好一致".单词Synchronicity前缀syn意为"共同"、chron意为"时间",再加入后缀icity使其属性成为名词.共时现象的发生并没有很特别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客观物质世界与人的内心世界互相联系而至.换句话说,就是想象和现实之间所产生的联系.也就是说一个人所意识到或想到的事物在现实中真的经历到了.或者也可以说,现实中要经历到的事物影响到了一个人的想象.
大多数宗教哲学中有提到人们的内在心智与外在世界的联系.比如圣经中有句话为"people reap what they sow",种什么得什么,也就是说为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决定这个人的生活品质.佛教的佛经中这点体现的比较明显,佛教认为,我们有什么样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人生.而荣格则通过心理学的学术角度诠释了这种哲学观点.在他的临床研究中发现,他的那些病人由心理决定了自己的生活,并可以引起自身身体健康状况甚至是外界环境的改变.于是荣格发展了一套方法,即让自己的病人与符号产生互动,让符号与人的潜意识作出沟通和联系并以此来治愈他们的心智及提升他们的生活.荣格将这种方法称为"active imagination(积极想象或主动想象)".这里,我们也再一次地发现荣格对于魔法所创造出的科学术语.
积极想象技术,可以使一个人通过自己的想象与所视符号之间产生一种互动,并以自己的心智与符号作出沟通和会话.符号是图像类型的一种,可以很自然的使潜意识与显意识作出连结,就像做梦时人在梦境中所看到的景象,只不过符号与意识的沟通是在人醒着的时候.符号可以是一种客观对象,比如动物、人、天使或恶魔等等.而积极想象的技巧就在于使符号自己来说、自己来做.那么这中间肯定有一定的技术成分,当然绝不是简单地想当然似的自以为符号代表了什么mm那样就变成意识强加了.
荣格发现,积极想象技术在当时是治愈心理疾病最有效的方式,患者与自我内在的符号对话,使自己内在的人格获得改变,从而改变他们的生活.他甚至还发现当一些人看待自己发生了变化的时候,还会使得他们在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生活环境也获得改善,当他们的心理处在一种"乐于接受"的状态时,一些幸运的机遇也会随之而来,所以相反,当一个人的心理对外界总是抱持一种排斥否认的心态时,许多幸运和机会之门也会随之关闭.
就如荣格使用这种内在的技巧来为患者创造一种他们想要的生活那样,魔法师也是在为他们的生命寻求一种改变.一位魔法师可能会希望变得健康、富裕、快乐、或是强大,他们则是通过一种内在对话和改变来促成一种心理,并从而产生外在的改变,这种内部对话就是一种魔法对象.魔法师提升与进化自己精神,也就是为了达成通过自己的思想去创造世界的目的.